皇冠雕漆俱乐部 江帆 2008-11-13
业余闲遐时,常喜欢逛逛旧货市场、古玩市场,在交了一些"学费"之后,开始有了眼力 ,并逐渐专注于雕漆;在深入钻研、广泛收集有关的信息之后,我对雕漆越加着迷;但当我了解了雕漆的过去、和现状之后,对它的未来又十分担忧:多少先人为其献身的雕漆这一中华国粹正在走向消亡!我常想,如果有人愿意出亿元以上的价格去争当年从西洋订制的、又被西洋人抢走的圆明园遗物 ( 现在乡村企业都可以成千上万地复制 ),而不挽救我们中华国粹 ( 外国无法仿制 ),我们是否会再次被人嘲笑?
让圆明园的残砖、废址保持原样地继续存在吧!它会更激励中华民族奋勇向前!如果我们化费巨资再建个圆明园、那么在歌舞升平中消磨了意志的中华民族,不知何时又会横祸飞临。
目前尚存的北京雕漆艺术是中国的国粹艺术之一,它源于唐代、发展于宋元代、盛于明代永乐、清代乾隆期,以后逐渐衰落,虽然在民国初和文革期又有小的兴旺,但目前全世界仅中国北京仍然少量制作雕漆艺术品、但数量极为有限。一般一件40厘米的雕漆大盘,需3-4个月制漆盘,每天刷两层、连刷200多层,雕刻大师化3-4个月才能完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目前全国仅两位工艺美术大师及十几位助手从事于北京雕漆艺术品的设计和雕刻制作,而且年龄已高,北京雕漆艺术面临失传的境地。
传统剔红雕漆是用生漆加朱砂调红,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北京制)的深红色剔红(以瓶、盒、盘为多)和清代乾隆时期(苏州制)的大红色剔红(不但瓶、盘、盒尺寸大,还有大件床、桌椅、屏风等) 艺术品最为吸引人;由于朱砂含汞、当年艺人不知防护,许多艺人过早病故, 所以这些明清时期的剔红雕漆艺术品更是艺人的心血结晶。由于宋元代雕漆艺术品存世量及少,大多只能在博物馆里能观赏到;明清时期的剔红雕漆艺术品量虽多一些,但这在当时也都是帝王、官商的赏玩之物,百姓中留存很少,又被海外不断收购,鸦片战争后更有许多宝物遗失海外,
西方大博物馆都收藏着中国许多精美的雕漆艺术品;民国、文革期有了些批量生产,但大多被海外收购,因此,在中国古玩市场、大量存在的是模压树酯仿造品,真品雕漆艺术品、工艺品很少,大多靠海外回流;从收藏投资角度看,只要是真品雕漆、不论是文革出口的剔红(非朱砂红)雕漆工艺品,还是晚清、民国期的普通雕漆品(朱砂红),都有收藏投资价值;因为朱砂剔红现在因原料稀缺和环保、劳保因素已不可能批量制作;目前想要大批量制作北京雕漆已不可能,而且制作成本已很高,如果有几万人收藏雕漆精品、就有可能收尽市面上的雕漆精品,如果有几十万人收藏清代、民国时期的雕漆品、就有可能收尽市面上的清代、民国雕漆品,如果有几百万人收藏雕漆艺术品、工艺品、就有可能收尽市面上的雕漆艺术品、工艺品;因为物以稀为贵。雕漆艺术品、工艺品相对于字画、瓷器、玉器、邮票钱币、木竹雕器更容易鉴别真伪,不容易仿制,目前市场价位不高,各层人群都可以收藏一些。 当然、收藏民国以前的剔红雕漆,平时最好置于密封玻璃柜中展示,房间经常通风、保持一定的温度、湿度;长期保存要包裹后放于扎口的塑料袋中保存;手触摸后要洗手。
雕漆艺术品这一中国独特的、当年皇家、海外追崇的中华国粹艺术品的收藏价值远未被人所认识,虽然明永乐款剔红盒拍出1200万港币以上,清乾隆款剔红笔筒拍出572万港币,但与其他存世量大的中国艺术品相比,其价值远未到位,中国当代雕漆艺术品更是珍贵。在世界经济低迷之际,许多雕漆藏家出售藏品,这正是收购中国雕漆的黄金之时。
下面展示几件雕漆藏品供欣赏。